中国青年网

消费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为消费者挖掘美味食品
——“烟薯25”借助电商平台走俏全国

发稿时间:2022-09-01 15:12:00 来源: 农民日报

为消费者挖掘美味食品

8月底,山东地区种植的头茬“烟薯25”红薯开始逐渐进入收获期。 凯馨 摄

  炎炎夏日,冰烤暑正成为不少美食博主的“涨粉神器”。将烤制后的薯片放进冰箱,具备冰激淋口感的冰烤薯,足以替代“雪糕刺客”。与很多走出试验地就被遗忘的新品种不同,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助推下,一种名叫“烟薯25”的红薯逐渐在线上俏销,并因烘烤后“香甜如蜜”的特性成为烤薯品种中的“扛把子”。

  不仅如此,“烟薯25”还备受种植户欢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烟薯25”已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红薯品种。除了西藏与黑龙江,“烟薯25”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甚至还成就了一批农民“百万元户”。

  最招老鼠的“0579株系”

  辛国胜经常生食红薯,年均三四百个。品尝前,他不知道自己的味蕾会经历怎样的挑战。偶尔,他吃到了令人惊喜的南瓜味、土豆味;但有些时候,唇齿被苦涩吞噬。“自己育的种,含泪也要吃下去。”辛国胜调侃道。正如“神农尝百草”,直接品尝是红薯育种人在田间地头筛选优良株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5年的冬天,辛国胜留了一批种薯在地窖,他发现第79号株系最招老鼠。这也是0579的名称由来。2012年,通过国家鉴定后,“0579株系”被命名为“烟薯25”。

  即使尝过数千种红薯,辛国胜仍为这株的香甜惊喜。彼时,国内满大街的烤红薯使用的几乎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科院选育的品种——“遗字138”与“北京553”。这两个品种“统治”了“烤薯界”大半个世纪,未曾遇到有力的挑战者,直至“0579株系”的出现。

  品种培育工作的一大痛点在于品质与产量往往负相关。好吃不丰产,丰产的往往又不好吃。而0579逐渐展现的惊艳之处是,它很好地兼顾了食味与产量。

  在烟台市农科院的育种大棚里,作物所所长辛国胜和同事们每年通过杂交育种,大约会得到一万株全新的红薯株系。其中,只有不到5%的株系会被他们“品尝”,而即便“万里挑一”的株系,绝大多数也会在第二年的鉴定中被淘汰。就像大海捞针,他们要寻找一种集好吃、高产、颜值等各种优点于一身、无限接近完美的红薯。

  彼时,0579还是初生事物,其能力尚未被精准识别。它诞生的那年,烟台少雨,0579长得光滑饱满,辛国胜甚是欣慰。可第二年,雨水频繁,试验地偶有积水,0579仿佛得了“静脉曲张”,爆筋了。辛国胜以为,这可能是他无数次失败中平淡无奇的一次。

  好在,无论口感还是产量,0579一直在线,稳定在“学霸”级别。这使得其在通过国家鉴定前的7年间能在试验地一直保留自己的“坑位”,免于被淘汰。

  在研究团队经历无数次“杂交、培育、鉴定、淘汰”的循环后,0579脱颖而出。虽然它有不耐涝、不耐储等小缺点,但瑕不掩瑜。在2011年全国红薯食用品质组竞赛中,因色美香醇食味甘甜而夺冠;在国家区域试验栽种过程中,它又力压其他品种,摘得产量第一的桂冠。

  被电商选中的“明星”

  虽有明星潜质,但走出试验地的“烟薯25”必须面临市场的考验。

  “新品种的培育九死一生,新品种的推广同样艰难。”壹亩地瓜创始人刘朝丽是最早一批推广“烟薯25”的“地瓜经纪人”。2016年,她第一次尝到当时仅在山东、河北小规模种植的“烟薯25”,甜蜜流油,“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烤红薯。”

  在刘朝丽等人的推介下,“烟薯25”开始在线上销售。2019年,他们在拼多多上销售该品种的第一周,一天才不过百十单,但一周后,日订单量大涨至四五千单。

  销路打开后,供应端却捉襟见肘。当时,“烟薯25”仅在一些北方红薯优质产区种植,其中,山东烟台、河北唐山等产区表现优异,但产量只能供应部分国内市场。

  北方有种“蜜薯”特别好卖,这个“线报”其实早就传到了南方。但遗憾的是,正如“橘生淮北则为枳”,海南、云南等地最初种出的“烟薯25”,口感竟不如普通菜薯。

  “为保证货源的稳定品质,我们开始接触种植端及科研端,跟着农科院的专家全国跑,寻找正宗的‘烟薯25’。”刘朝丽说。

  为了防止“烟薯25不是烟薯25”的现象,业界专家辛国胜等开始倡导使用脱毒种苗。由于红薯属无性繁殖作物,无论大田苗还是高剪苗都面临病毒侵扰致使种性退化的问题。而脱毒种苗由红薯茎尖进行诱导培育而得,“血统纯正”能够更好地表现品种特性。

  在线上市场的倒逼以及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至今,“烟薯25”终于“成长”出它的另一关键能力——优良的适应性。目前,“烟薯25”已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均有种植,并能做到全年供应。

  未完待续的甜蜜事业

  “烟薯25”走红后,辛国胜一度担心它只能昙花一现。而随着精深加工企业的加入,这一品种衍生出从传统的地瓜干到饮料、酒类、冰烤薯、薯蜜、果胶等创新产品。

  “高新奇特,我们特别愿意种,因为好卖。”在山东商河县怀仁镇,韩王村党总支书记韩成金口中的“高新奇特”指的是高科技、新研发以及奇特品种,“烟薯25”属于这一范畴。“为降低种植风险,我们通常第一年划出三五亩地试种,第二年再扩种。”

  作为商河县重点打造的1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之一,韩王村过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近年来,该村探索“村企党建联合体”模式,发展红薯订单农业,向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供货。于是,千余亩土地,全部以销定产,种上了“烟薯25”等优质品种。

  “虽然去年没有分红,但我们以一村之力,将地租从每亩800元提到了1100元,相当于给所有社员增收了。”韩成金说。

  今年8月3日,辛国胜前往商河县调研。在怀仁镇,他看到大沙河穿境而过,造就了独特的沙地种植环境。明年,怀仁镇计划再拿出910亩土地实现“烟薯25”单品种植。

  改变了乡村的“烟薯25”也改变了辛国胜。“过去,坐在实验室的冷板凳上,我曾怀疑过自己。但2016年后,一些农户因为种植‘烟薯25’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他们太高兴了,甚至给我送了锦旗。那时,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而推广“烟薯25”的过程中,刘朝丽发现,自己想做的不只是卖地瓜而已。“我们更希望为消费者挖掘真正优质的品种。尤其今年以来,拼多多在平台策略上加大了对科技农产品的资源倾斜,我们更有动力让优质成果出了试验田就能进入大市场。”

  刘朝丽的下一个目标是紫薯。每年三、四月,紫薯在电商平台上的搜索量远高于红薯。那时,年轻人脱去臃肿的冬装吃起了紫薯代餐,但紫薯品类至今缺少一个“扛把子”品种。这回,刘朝丽相中了山东日照土专家徐淑亮培育的新品种“东风22”,又在拼多多上开始了新一场市场试验。

  “科技的浪漫和魅力在于,你可以不仅仅只做一个围观者,更可以用它去做出一点改变,让大家生活在你参与定义的世界里。”刘朝丽信以为然。(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欧阳靖雯)

责任编辑:赵琳琳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