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大行动稳住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本市将出台专项行动方案提振消费
日前,北京市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发布,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5%。4月2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召开的首都一季度经济形势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本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趋好。二季度本市将通过需求提振行动、改革攻坚行动、产业升级行动、引强育新行动、民生改善行动、能力建设行动六大专项行动,稳住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五一小长假将举办多项文娱活动
“一季度,北京市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摆在经济工作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取得了明显效果,需求对经济的支撑保持稳定。”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介绍,在二季度的需求提振行动中,消费、投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都做出安排。
在消费领域,王育玲介绍,一季度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7%,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8%,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二季度本市将出台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优化消费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打好促消费政策“组合拳”。同时,持续挖掘文商旅体娱消费潜力,填补优质服务性消费供给缺口,利用春季花卉观赏期,高质量组织好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办好国际花园节、平谷桃花节等系列活动,发展文创、餐饮、国潮、花艺等“赏花经济”;结合五一小长假,举办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多项文娱活动;精心设计“漫步北京”“游北京·看中国”等过境免签旅游产品;办好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北京站)、环北京公路自行车赛、世界女子排球联赛等高品质赛事。
二季度推动160项市区重点项目开工
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二季度需求提振行动中的重要部分。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设备购置投资活力持续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高于全国19.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在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二位、东部地区第一位。12个区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三城一区”、平原新城等区域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王丹丽介绍,一季度全市投资体现出“高、快、优、大、强”五个特点。其中,“3个100”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全年12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实现开工49个、数量为近年同期最高;海昌海洋公园、现代汽车工厂光伏项目、SMC(中国)研发中心等11个原计划后续季度开工项目提前实现开工,数量也为近年同期最高;一季度计划开工的160项市区重大项目全部实现开工、总投资超3400亿元。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3倍,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7.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9.7个百分点,“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密云水库防灾减灾及蓄水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实施,轨道交通22号线北京段车站和区间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双过半”,东六环隧道段建成通车。一季度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4.2个百分点。
对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情况,王育玲介绍,本市一季度稳住房地产市场,加大土地供应,成交11宗商品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5%;积极推动“好房子”建设,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首个落地示范项目在昌平亮相;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回稳,商品房销售面积由去年全年下降1.2%转为同比增长6.2%,其中纯商品住宅销售增长23.7%,二手房成交套数、面积均增长3成以上。
王育玲表示,二季度,本市将压茬推动160项市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重点项目早投尽投高效投。加大力度支持新动能培育和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产业投资引进和落地保障。建立商品住宅项目周边配套设施承诺兑现奖惩机制,加快完善居住配套设施,推进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二季度举办
在产业升级行动中,本市二季度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积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国际绿色经济“双标杆”城市,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例如,推动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产能提升,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加快集聚机器人领军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深入开展京津冀跨区域强链延链补链,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各区域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平台,推动中关村示范区政策向京津雄重点园区延伸覆盖;动态更新产业链图谱,联合发布“卡点”攻关榜单,推动新能源汽车、氢能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贯通。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事业深度融合,政府各部门积极推动开放数据、场景,服务人工智能企业在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应用,加快明确政务系统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标准、审批流程和管理规范,有序推进大模型在高频政务场景接入部署。
试点保障型青年公寓建设
在引强育新行动中,王育玲介绍,本市将以“引强”助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以“育新”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将大力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加强科技创新攻关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在京生活发展。启动建设海淀、昌平、房山3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主承载区,打造标杆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在中关村各分园组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推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多措并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率先在海淀、经开区开展保障型青年公寓建设试点,为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才提供价格优惠的青年公寓。
在民生改善行动中,提出将更大力度稳就业。“二季度是毕业季,我们将办好春季大型现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的桥梁,挖掘更多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岗位;还将出台加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更加系统全面推进稳就业工作。”王育玲说。在加强城市治理中,本市将加快实施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生态项目,推动二环绿道畅通,建设花园城市。大力推进TOD模式,围绕丽泽商务区站、新龙泽站等站点打造轨道微中心。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现场·
“湾里”综合体5月底全部竣工
古巴比伦风格的诺岚酒店空中花园拱形窗全面亮相,王府井 WellTown奥莱商场室内装修、汀云小镇建设如火如荼……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位于城市副中心的“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建设的现场看到,整个项目的建筑主体以及外立面的建设已基本完工,目前项目正进行室内的精装修施工。今年5月底,整个项目将全部竣工,下半年“湾里”商业娱乐综合体正式对外营业。
“湾里”项目是北京市发改委牵头推进的全市重点工程之一,位于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颐瑞东路,与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仅一街之隔。项目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包含王府井 WellTown 奥莱商场、汀云小镇、诺岚酒店三大业态。走进“湾里”建设现场,王府井 WellTown 奥莱商场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未来这里计划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500余个,文化艺术、运动娱乐、儿童游乐等体验业态占比将达50%,目前招商率已经超过80%。此外,商场里还有一座“湾里艺术中心”,将定期举办当代艺术展览。
诺岚酒店将提供约300余间高品质客房,酒店中不仅设有无边泳池,房客还可观看环球影城灯光表演。汀云小镇里,未来将引入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小王子主题乐园、LIVEHOUSE、高端汤泉水疗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微度假”选择。
北京环汇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弋介绍,地铁八通线、7号线的换乘站花庄在这里实现交汇,规划中的S6线开通后,将有三条轨道在这里交汇。S6线还会连接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和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京津冀范围内的游客都可通过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轨道交通来到“湾里”。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业后,“湾里”将与环球影城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等形成互动、互补、互促的商业化集群,形成立足北京、覆盖京津冀、辐射全球度假客群的超级文旅消费圈。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